艾文丈
2018年7月12日
香港是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,继纽约、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,并享有“东方之珠”美誉。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,也是全球最安全、富裕、繁荣和生活高水平的城市之一。
除此之外,香港房价更是世界第一,香港已经连续第 8 年占有世界房价最难以负担这个头衔。难以负担到什么程度呢?香港一个车位都能卖600万港元,车位比车贵,房子比人贵。
为什么香港楼市这么贵?地少、人多、经济发达?究竟香港房价连续上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?香港房价高最大的问题居然在于香港人自己。
100年来,香港人口持续增长,经济也在高速增长,所以香港一直是一块宝地,在人口持续涌入、经济高速增长的城市里,你做什么都赚钱,香港遍地黄金,香港人也一直有炒房的习惯。
香港楼市泡沫的巅峰,出现在1997年,这次泡沫峰顶的冲击点始于1995年。
这一年,离香港回归只有2年,关于回归后香港的发展是港人最喜欢讨论的话题,中国13亿的人口让香港的房地产炒作有了无限的想象力和故事。香港回归之后,中国的有钱人一定会源源不断的进入香港购买房产。当时的香港,不买房的简直就是个傻子。
在97年的香港,所有港人都无心工作,每天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哪里又开新楼盘,因为买房人太多,整个香港的房子供不应求,所以不得不实行摇号制度。在这种排队摇号的制度下,买到就是赚到,很多人摇到房子之后转手一卖就是几十万的差价,等于几年的工资,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人肯安心工作,一有新盘放出,马上就是全港排队摇号。
这一切,在1997年都成为了泡沫幻影,在97年,香港的楼市发生了二件大事,那就是亚洲金融风暴和特首董建华上任。
1997年,金融风暴席卷亚洲,香港也遭到了索罗斯的攻击,虽然在政府的支持下勉强击退了国际炒家,但是香港也元气大伤,港股和楼市同时下跌。
同年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宣誓就职,在当时的香港,高房价引发的民愤,报纸媒体都在声讨香港的高房价摧毁了香港人的生活,压制了香港的经济。没房的人在骂政府,想有房子住;有小房子的人也在骂政府,想买大房子;有大房子的人也在骂政府,想买更多的房子,所有人都在说自己买不起房。
作为首任特首,董先生想一个解决港人买房的问题,他提出了每年兴建不少于八万五千个公屋计划,想要让全港人都安居乐业。十年内,让全香港人都买得起房,都有自己的住宅,再也不用发愁住房问题。这是个好政策,全港人都拍手叫好。董特首说到做到,上任当年就大兴土木建设公屋,第一年开建的房屋甚至高达十万套。
2000年开始,廉价公屋建成开始入市,巨量的供应瞬间摧毁了市场,1999年刚大幅反弹20%的香港楼价在巨大供求预期之下,香港房价一路走跌,在2004年跌至谷底,六年间跌了七成。
在2003年初左右,很多香港人扛不住房价的下跌,在当时的香港,负资产者有10万户之多,每个月房款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,房屋被没收拍卖,然后银行通知你还欠几百万,以后一辈子都在还债的阴影中,自杀就成为不少人唯一的选择。
这个时候香港人才突然发现,他们要的不是便宜的房子,而是只允许自己购买便宜房子,他们实质上要的是投机暴富,要的是洗劫别人的财富来达到自己富别人穷的目的。持有大量的房子的人不希望房价下跌,持有一个房子的人也不希望房价下跌,甚至只持有蜗居的贫民,也不希望房价下跌,因为房价下跌切切实实的损害了他们的利益。
2003年7月1日香港街头爆发50万人大游行,抗议香港房价下跌,要求港府救市,公屋计划是造成香港房价下跌的主要原因等等言论。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当年是因为贪婪或者愚昧高位买入房产,他们把一切原因都推给政府。挽救负资产者拯救香港,让房价上涨居然成了香港人的要求。
于是,公屋计划被暂停,大幅减少供地数量。2005年,董建华黯然离任,香港在继任特首的带领下房价一路飞涨,到今天已经翻了五倍。香港人再度成为房奴,高房价让港人不堪重负,压制香港经济活力的论调再次出现,要求政府想办法让香港人能安居乐业,和1997年的舆论差不多,历史总是在不断的轮回。